《蚂蚁》阅读答案

时间:05月05日 网络精选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蚂蚁》阅读答案(精选10篇)

  让我们一同探索微观世界里的奇妙——蚂蚁。翻开那些关于《蚂蚁》的阅读解析,它们不仅是理解文本的关键,更是提升我们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良好途径。现在就拿起笔,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那小小蚂蚁世界的伟大吧!

《蚂蚁》阅读答案 篇1

  ⑴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的想。 , , , , 。蚁团在火舌舞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⑵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⑶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句)(2)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②、 、⑤。

  2、请简明连贯地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2)

  答:

  3、第(2)段“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2)

  答:

  参考答案:

  18、因为死了的蚂蚁仍然抱住蚁团,所以从远处看,蚁团不见缩小。

  19、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20、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蚂蚁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蚂蚁》阅读答案 篇2

蚂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蚂蚁》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蚂蚁》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学习进步!

《蚂蚁》阅读答案 篇3

  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③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④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⑤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 三十多种元素 ,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6.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特异功能的?(每方面回答不得超过8个字)(3分)

  7.第③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2分)( )

  A.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B.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8.、第④段中加点的有一种三个字能否删掉?为什 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分)

  参考答案:

  6、 (1)力大无比

  (2) 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

  (3) 能帮助人类找矿

  7、C

  8、限制范围,删去就成所有的,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9、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蚂蚁》阅读答案 篇4

  为了寻食,小蚂蚁找遍了大树附近的坑坑洼洼。直到傍晚,才在一片叶上发现了一条小青虫。他正想招呼伙伴们分享"美味",不料来了一只大公鸡。抢先把虫吃了。疲惫不堪的小蚂蚁愤怒地望着神气活现的公鸡,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们蚂蚁寻找食物可真难呀!听说树上住着个蜘蛛。单靠一张网。得到的食物就吃不了。我得去跟他学本领。"

  小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他看见蜘蛛正伸开八只脚。舒舒坦坦地趴在蛛网上,风一吹晃晃荡荡,高兴极了。小蚂蚁看着一只苍蝇刚被粘在蜘蛛网上,没一会儿,一只蚊子又"不请自来"。小蚂蚁羡慕极了,央求道:"蜘蛛姐姐,把你的本领教给我吧!让我像你一样,织一张网。往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啊!"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呀!蜘蛛想了一会儿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里住一夜,看看我是怎样生活的,行吗?""行,我留下来。"

  夜幕降临了。月光下,蜘蛛闪着银色的光芒。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在网上爬来爬去,把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子里,好好的一张网给拆了。小蚂蚁睁开蒙胧的眼睛,疑惑地看着这一切。蜘蛛把丝吃掉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就这样她从天黑忙到天亮,才把网织好。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织?"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蜘蛛丝吃进肚子,重新织网,网就没了粘性,第二天粘不住飞虫,我就要挨饿。"小蚂蚁又问:"你每天都要这样干活?"是的,为了生存我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干活,从不敢间断。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

  小蚂蚁再没有问什么,默默地沿着树干朝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疲惫不堪”的意思并用它造个句子。

  解释:疲惫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疲惫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小蚂蚁疲惫不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蚂蚁羡慕极了”,它羡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形容很累,造句:搬了一大堆木头,把我累得疲惫不堪。

  2:(1)为了寻找食物,它走遍了附近的坑坑洼洼。

  (2)蜘蛛躺在网上食物送上门来。

《蚂蚁》阅读答案 篇5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期·托马期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 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量,居然能够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必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断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酗酒(  ) 发酵(  ) 凹槽(  )

  9.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思考、谋算、筹划  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  D、思考、筹划、谋算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11.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期的话,目的是什么?(4分)

  12.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是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3.本文是一篇(   )(A、科学小品文 B、一般性说明文);全文在结构上采用了(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的方式。(3分)

  14.第二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的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8. 酗酒(xǜ) 发酵(jiào) 凹槽(āo)

  9.A

  10.C

  11.目的是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什么。

  12.类比,其作用是说明蚁丘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

  13.A B

  14.比喻 拟人 拉近了读者与被介绍物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15.议论 告诉我们要从蚂蚁的生活中学习一些生活的经验。

《蚂蚁》阅读答案 篇6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蚂蚁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蚂蚁》阅读答案 篇7

    蚂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 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蚂蚁 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蚂蚁》阅读答案 篇8

  蚂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 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 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 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 蚁团却不见缩小 ,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一句中, 区区 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蚂蚁 阅读答案:

  2、 区区 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蚂蚁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学习进步!

《蚂蚁》阅读答案 篇9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蚂蚁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蚂蚁》阅读答案 篇10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大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嫌不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太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两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喝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马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种口气和她说话;怔过之后她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书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下午她就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该有多么快乐。

  18、.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4分)

  ①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2分)

  20、 毛豆这个孩子有哪些特点?(2分)

  21、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2分)

  22、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2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以反问和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

  B.“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纯属自然现象,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C.街坊邻居对“我的女儿”和毛豆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大人们”的教育观念。

  D.全文的主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蚂蚁》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寒夜阅读答案(9篇)04-04

泥泞阅读答案(6篇)04-13

包拯阅读答案(7篇)04-15

《泥泞》阅读答案(6篇)04-16

《母亲给出的答案》的阅读答案(6篇)04-16

《儿女》阅读答案(8篇)04-16

《听山》阅读答案(9篇)04-16

《乡愁》阅读答案(7篇)04-17

乡愁阅读答案(7篇)04-17

给予阅读答案22篇(荐)04-29

赠别阅读答案(7篇)05-04

蚂蚁阅读答案(精选10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