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狐狸的词语

时间:05月01日 网络精选 词语意思 我要投稿

描写狐狸的词语(6篇)

  想象一下狡猾而机灵的狐狸在文字中跃然而出的画面。今天,我们邀请你一起探索那丰富多彩的词汇,去描绘那些狐狸的巧妙故事吧!让我们共同的文字旅程开始,写下属于你的狐狸传奇。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1

  狐死首丘 狐死兔泣 狐听之声 狐兔之悲 狐疑不决

  虎党狐侪 简落狐狸 进退狐疑 狼顾狐疑 雉头狐腋

  两脚野狐 满腹狐疑 犬迹狐踪 鱼帛狐声 与狐谋皮

  社鼠城狐 鼠迹狐踪 兔死狐悲 鱼帛狐篝 一狐之腋

  豺狐之心 城狐社鼠 董狐之笔 董狐直笔 篝火狐鸣

  狗党狐朋 狗党狐群 狗走狐淫 狐奔鼠窜 狐不二雄

  狐唱枭和 狐虎之威 狐假鸱张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狐鸣篝火 狐鸣篝中 狐鸣狗盗 狐鸣枭噪 狐鸣鱼书

  狐朋狗党 狐凭鼠伏 狐潜鼠伏 狐裘羔袖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2

  描写狐狸的词语一:

  1、与狐谋裘: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2、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3、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4、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5、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6、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7、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8、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9、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10、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1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2、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3、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14、狐疑不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15、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16、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17、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8、社鼠城狐: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19、首丘夙愿: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夙愿:久已怀着的愿望。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20、集腋为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3

  吃葡萄 狐狸精精灵,狐媚,狡猾,伶俐,狡黠,

  狐假虎威,吃葡萄 狐狸精 轻盈灵活

  身姿矫健 动作敏捷 凌波微步

  狡猾、伶俐、狐媚

  狡黠阴险,狡猾

  虚伪,聪明

  身手敏捷,身姿矫健,可爱迷人.

  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兔死狐悲tùsǐhúbēi

  【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自】:《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示例】: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小巧玲珑xiǎoqiǎolínglóng

  【解释】: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出自】: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示例】:因为西湖的好处是在它的~,就象规模放大了的庭园;琵琶湖那样宏阔的大湖,是没有这种风味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4

  一、狐假虎威成语故事如下:

  1、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近反义词

  近义词:狗仗人势、驴蒙虎皮、仗势欺人、恃势凌人、攀龙附凤、狐虎之威、谄上骄下、骥尾之蝇。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3、典故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二、狐狸尾巴

  1、狐狸尾巴 (hú li wěi ba)释义: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2、典故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5

  狐死首丘的解释:

  词目: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

  解释: 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乡。

  近义词:归正首丘。

  《礼记注疏》卷六〈檀弓上〉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哀郢〉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释义

  战国时期,屈原因遭人忌妒与陷害,得不到楚王的信任,被放逐到外地,他在被放逐的困苦生活中,写下许多反映人民愿望与现实矛盾的诗篇,他的《哀郢》诗:“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亦省作“ 狐首 ”。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6

  2、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威声。

  3、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4、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5、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6、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7、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8、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9、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10、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1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2、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3、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14、狐疑不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15、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16、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17、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8、社鼠城狐: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19、首丘夙愿: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夙愿:久已怀着的愿望。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20、集腋为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21、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22、狐疑不定: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23、狐凭鼠伏: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24、城狐社鼠: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25、一狐之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26、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27、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28、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29、与狐谋皮: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3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31、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32、狐媚惑主:传说狐狸能用媚态来迷惑人。比喻做出各种媚态来讨好迷惑主人。

  33、首丘之思: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34、宵狐之腋:宵:通“小”;腋:腋窝。小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珍贵的东西。

【描写狐狸的词语】相关文章:

【荐】描写山峰的词语8篇04-20

描写树木的词语(9篇)04-26

描写悲哀的词语(9篇)04-27

描写人多的词语(9篇)04-27

描写外貌的词语(精选30篇)04-27

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9篇)04-28

描写风雨的词语(7篇)04-28

描写外貌特征的词语(7篇)04-28

难过词语的描写(9篇)04-29

描写激动心情的词语(8篇)05-01

描写心情开心的词语(6篇)05-01

描写心情的开心词语(6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