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时间:05月10日 网络精选 协议书 我要投稿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精选17篇)

  尊敬的翻开历史的一章,让我们一同探索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间情感的祠堂建设故事。其中,一些鼓舞人心的捐款倡议书,不仅展示了人们的公益热情,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动员经验。现在,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些生动的故事中吧!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

  亲爱的施主、善心人士和信众们:

  大家好!我们是xxx庙宇委员会,为了满足广大信众的宗教需求,提升庙宇的功能和形象,我们计划修建一座新的祠堂。为此,我们恳请各位施主和善心人士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共同助力祠堂的'建设。

  祠堂是我们庙宇宗教活动和信仰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信徒们虔诚祈福和感恩的地方。然而,现有的祠堂已经年久失修,无法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信众的宗教体验,提升庙宇的形象和功能,我们急需建设一座崭新的祠堂。

  我们呼吁各位施主和善心人士积极参与捐款活动。通过您的慷慨捐赠,我们将购买建筑材料、支付劳动费用等,确保祠堂的按时、按质完工。

  捐款方式:

  1、现金捐款:请将您的捐款直接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谢谢您的支持!

  2、银行转账:您可以将捐款金额转入以下账户:

  户名:xxx

  银行:xxx

  账号:xxx

  让我们众善贤舍,齐心协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新的祠堂将很快建设完工,为庙宇增添新的光彩和信仰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施主和善心人士的慷慨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一起为修建祠堂共同努力吧!

  谢谢!

xxx

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2

  敬爱的家族同胞们:

  大家好!

  x氏始祖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x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盛。前辈曾于xx年头初在x氏宗祠的原址上重建祠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惋惜现在x氏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仰慕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很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身体力行,主动动员和组织。“x氏祠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起先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预料修缮工程款达xx万元。前期理事会成员已从x氏家族以男丁xx元∕人标准筹集款项x万多元,在这期间,族人千里迢迢亲临多地,号召我们x氏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族亲们踊跃响应,捐款场面非常热情。在经营餐馆老板有捐款x万多,在xx办厂老板也捐款x万余元,甚至一些低收入的`打工者,也慷慨解囊,这次筹的款项共计多万元。这是我们x氏族亲的傲慢,在此,我们理事会代表x氏的父老乡亲表示对他们深深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缺额仍非常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协商,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x氏子弟主动行动起来,实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同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阔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

  我们将在宗祠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建言献策,再创辉煌!感谢大家!

xxx

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3

  亲爱的吴氏家族同胞:

  宗祠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自先祖开辟立村两千多年以来,创下千秋基业,这期间,修建宗祠、祠堂数座。建祠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

  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吴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多年来民间曾多次研究建祠之事,但最终因”身单力薄“无果。幸蒙我族顾念根本,开明之举成立了“池州市九华山九华乡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协会”,决定:号召全族的人们,重新修建老田吴氏大宗祠。按照古建筑风格原地建造,重新修建吴氏大宗祠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文化信息、民俗民风、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老田人,亦有益于景区。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多,难度之大,非我族中之人合力不能解决。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3、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各支族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

  4、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永久记档、刻碑表彰。

  5、坚持财务公开原则,建立财务系统,所有捐献人姓名与所捐献的财力物资均统一公布,将每一分善款用到实处,每一笔的支出定期公开。

  血脉相同亲如手足,同宗共组情深意长,吴氏同胞后裔将修复老田吴氏大宗祠视为神圣光荣的使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力图振兴吴氏增添光彩,为发展老田贡献力量!

  顺祝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倡议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4

  尊敬的乡亲们:

  我们相聚在这里,围绕着我们纪念先祖研究家谱的场所——宗祠,即将发起一次有关宗祠重建的倡议活动,旨在达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的目的。

  我们的宗祠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多年的风吹雨淋之后,出现了各种问题,它的建筑和结构已经出现了老化和损坏的迹象。这给我们的文化传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给我们宗祠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舒适和痛苦。

  鉴于此,我们需要更积极地行动起来,发起一次有关宗祠重建的倡议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动员,支持宗祠重建,既能传承我们宗祠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能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和心灵世界。

  我们的宗祠需要更好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应符合先祖信仰和历史文化的特点,达到更好地展示先祖的文化遗产。同时,在宗祠重建及其附属设施中,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尽可能使宗祠能够服务于更多的群众。

  我们也需要更好的选址方案,因为宗祠的选址方案应充分考虑地区所标识的信仰和情感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它建筑的影响因素。我们强烈建议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来建造宗祠。

  最后,我们还需要更好的资金方案,宗祠重建需要费用很高,我们需要共同合作,互帮互助,共筹资金。我们建议通过个人捐款、企业捐款、政府补贴等方式来筹措资金,既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负担,也要充分考虑宗祠的文化意义及世代传承。

  最后,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宗祠重建已得到了乡亲们的全力支持,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心灵世界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宗祠在翻新后再次散发出现代文明人的光彩。

xxx

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5

  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

  你们好!

  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

萧氏宗祠理事会

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6

  尊敬的各位宗亲: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叶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修建梅州“叶氏宗祠”。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梅州叶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

  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梅州叶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叶族之力,在祖地梅州修建一座“叶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叶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叶族人的心愿。

  鉴于叶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梅州叶氏宗祠筹建委员会

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7

  各位x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x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x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x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x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x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x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x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x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x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x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x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x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x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倡议人:xxx

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8

  尊敬的xxx:

  人之有本,木之有根,水之有源,饮水思源。

  追先贤,念祖徳是我们共同心声。

  多年来,宗亲族人们清明培修祖坟,为后嗣子孙们留迹,畅谈宗族家史,凝结千载情谊,发杨民族文化,兴旺家族事业。

  但社会在发展,多处祖坟被规划开发毁于一旦,各姓氏祖坟都在局部诮失,要想长久的.祭拜祖先神灵,必须要重建祠堂,把凌氏家族内各家各户的先辈神灵归于一处祭拜,这样才能达到我族长盛不衰,才能达到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家族荣。

  修建祠堂作为凌氏族人祭祖告天,重教训导之基地,力求我族团结和睦,传统与现代文明并举,家庭与民族复兴同行。

  现经众多凌氏后裔提议,由重建筹备处确定,河间郡敦伦堂渞氏祠堂在怀宁县马庙镇枫林社区双桥村民组,原水竹庵处建立。

  定于农历二0xx年十一月十二日卯时动工。

  图纸设计,预算书均由安庆国家二级工程预算,预算结果约为150余万元,现人口集资大约50余万元,尚缺资金100万元左右。

  为此特向凌氏众位后裔发出倡议,为振兴家族事业,光宗耀祖,希望各位宗亲乡贤,慷慨解囊,踊跃捐款。

  凡捐款者,将给予各种荣誉以表感谢!

  捐款5万元以上者,在祠堂内挂高级匾额留念,发高级荣誉证书,下届修谱立传赞记载并公布捐款数字,以留后人敬之,另刻专碑纪念。

  捐款1万元以上者,在祠堂内挂等级匾额留念,发等级证书,下届修谱立传赞记载并公布捐款数字,刻等级碑纪念。

  捐款1千元以上者发等级荣誉证书,下届修谱记载并公布捐款数字,刻碑纪念。

  捐款小额者刻碑记载,下届修谱记载并公布捐款数字。

  捐款方式:自倡议发出之日起,即请大家踊跃捐款,可交各房负责人收,也可直接交筹备处。

  由收款人出[凌氏重建祠堂捐款专用据],盖有凌氏宗祠公章有效。

  昔日祖先创业功劳,今朝后辈建祠徳行高。

  回报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的时刻到了,我们真诚的倡议,必然会引起热烈的响应,我们认为职位不分高低,能力不分大小,行动不分先后,捐款不分多少,有你的善举,重建工作必然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祠堂成功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始祖祠堂将会变得更加辉煌。

  在此对所有热心贡献,慷慨解囊的宗亲致以衷心感谢!

倡议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9

  各位宗亲:

  我大授公宗祠于一九零二年吉日由老前辈经过千辛万苦、费尽了多年心血为后代建立了我们的老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经过了数年数月的.风霜雪雨洗礼,至今变成了过时的宗祠。

  二零一二年,经过父老乡亲和叔侄兄弟召开会议,决定重建新宗祠。大家决心已定,会议特作出以下事项:

  1、新建宗祠范围总面积:大约320平米;

  2、人口变动问题:凭结婚证或行成事实婚姻者按现有人口—交现金;

  3、凡属增加人口,新宗祠成功做酒日起(晚上12时前)按每人1500元计算(新宗祠未成功时,如有百岁老人临终者可以退回本人现金,也可以转捐款);

  4、新宗祠成功,未办理成功酒席期间,红、白两喜不能进入新宗祠;

  5、为了新宗祠扩建需要,占用老宗祠两边的老地基,按照每平米18元计算;

  6、新宗祠建设如有不缴钱者,经后不论红喜、白喜,不准占用宗祠摆酒宴席;

  7、如有新宗祠成功以后,要求加入新宗祠者,需要大授公后裔商量决定。

  以上倡议希各位父老乡亲、叔侄兄弟参照执行,谢谢合作!

xx宗祠理事会

20xx年六月一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0

  尊敬的薛氏宗亲:

  大家好!

  贵州仁怀薛氏一支系出广东潮州伯肇公后裔,历史沧桑,几经迁徙,我村薛氏一族由广东省潮州伯肇公后九世孙迁兴始祖用康公携子仁甫公二世祖迁居广东兴宁,八世祖对湖公感怀祖德宗功创修承绎楼;十四世端智公清乾隆年间官迁四川泸州府;十八世先桃公携子正兴、正万、正炳迁居贵州省遵义县凤朝门石子浦居住十三年,后正万公与正炳公迁居贵州省仁怀县李博里九甲地名鲁班镇隆保村万寿板栗湾,正兴公迁居乌江,后因江水漫延,后裔迁居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自始祖用康公而下,至今已繁衍二十五代。我村由伯肇公始祖顺排而下第廿七世裔孙正万、正炳落户贵州仁怀开基创业一百多年今已传世七代了,我村现有人口两百多人。自先祖迁居仁怀,世代均想修建祠堂,敬奉祖先,然我地族众因各方条件限制终不如愿,盛世修祠,为缅怀先祖,修建宗祠,敬祖敬宗,传承后世是我仁怀薛氏举族之愿望!

  今我地族人念祖之心日甚也!思虑再三我地族人决定成立修祠理事会举全族之力修建宗祠,让祖宗亡灵有栖身之所,子孙祭祀有拜谒之堂,因我仁怀薛氏一支,人单力薄,恳请各位宗亲慷慨乐捐,助我仁怀薛氏族敬祖之心早日如愿!我地薛氏全族人将铭感于心,乐捐宗亲之名字刻碑永记于仁怀薛氏宗祠,万世流芳,后代敬仰。

  乐捐建祠,功德无量!

倡议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1

  各位宗亲:

  我先祖鸾公字景瑞,剑州别驾,为雷氏璜溪始祖。天复二年,任戍之乱,不受伪官,历蜀徙入闽中,经循汀州入建,适至璜溪(今房道镇),视之山川秀丽,土地平原,资源丰富,风景为胜。扎根于璜溪。鸾公长孙友敬六世祖,为正宗派,敕封豫章郡公。夫妇百年,安葬曹山。其长子仁琬公,于宋壬申年建立雷氏曹山祠堂。曹山祠为雷氏世家大祠,在八闽中,建宁为最,儒学世家为最,国朝仕宦为最。惯例农历二月十五为祭祀日延续至今。在动乱期间,曹山祠堂遭破坏烧毁。族人被-迫临时搭建,饱受风霜之苦三十余年。现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子孙不孝!愧对先人。现在恰逢盛世,国家政通人和、经济繁荣。雷氏族人更是子孙兴旺,人才辈出,生活美满。

  然而水之有源、木之有根、人之有本、饮水思源。追先贤、念祖德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修建祠堂,已越来越成为族人共识和呼声。应族人之愿望,修建祠堂作为雷氏族人祭祖告天,垂教训导之基地,力求本族团结和睦,传统与现代文明并举,家庭与民族复兴同行。现经众后裔提议,族长召集成立修建祠堂理事会。动用雷氏宗亲捐献累积的四万余元作为启动资金修缮祠堂,为表达众族人之孝意,为此特向雷氏众位后裔发出倡议,为振兴家族事业,光宗耀祖,倡议我族每户集资100元以上,上不封顶,功德无量。希望各位宗亲乡贤,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凡捐资者,均于功德碑镌刻芳名留念,以彰其德。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2

  尊敬的x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愿景向天。x氏一族来韩寨居住,历时已久,经世流年,族人秉五峰山神灵之光照,承茹水河浩浩之恩泽,感天地之灵,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世代族人崇人文,尚德操、重大义,先后数次动十方愿景,携千家之臂力,你一砖我一瓦,随喜出资,倾情修葺助建山庙,造就无量功德,影响甚远。x氏族人历史上先贤众多,近代亦是名人辈出,政界、军界、知识界、工商界成名成家之辈更是不胜枚举,真乃“代有贤良光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是为族人之欣慰、之骄傲!现今境内韩姓人氏已有近万之众,无疑是县境内一大姓旺族。x氏宗族,史有祠堂,曾因偏迁,就地窄狭,其势低陋,面貌破败,近年虽有修缮,但仍未改其旧观。富而溯源,思祖敬宗,是我们民族传统之美德。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x氏宗祠,势在必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亲族荣。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后世子孙义不容辞的神圣担当和光荣之使命。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

  要修建好韩家祠堂,必须凝全体族人之心,聚全体族人之力,启全体族人之智慧。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敦请x氏族亲奔走相告,广言宣倡,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扶祈愿,共襄盛举,其庄其德,不论分文,滴滴充盈天地,点点利益无边,心心普皆回向,十方同归正觉。值此盛缘,仰望万方慷慨德义,祈待勘石以记,流芳后园,其景普天。为倡行憧憬之业,经宗族共议,成立修建x氏宗祠宗亲会,负责筹资、筹建事宜。宗亲会内设日常工作组,由xx等人组成,负责建祠日常事务。

  宗祠重建为古建结构,前临小院,砌石阶雕栏相通。备于明春动工,约半年工期。为如期竣工,于今冬完成土建基础、材料购置及木工等工作。建祠预计需用资金20万元左右。族亲同心结善举,随缘乐助臻福祉。凡举善款者请与宗亲会人员联系,时间从即日起截至20xx年农历正月28日。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3

  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易氏祖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准备在我们村北面洗衣唐旁新建一座长18米,宽9米,约200平方的上下两重祖堂,工程款控制在30万元左右。我们村是一个杂姓村,我们易姓男丁约有180个左右,按每个男丁1000元计算总数为18万元,但即便如此,我们修建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易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建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祖堂之大业。另,我们将在祖堂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建言献策,再创辉煌!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4

  尊敬的各位宗亲: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叶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修建梅州“叶氏宗祠”。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梅州叶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

  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梅州叶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叶族之力,在祖地梅州修建一座“叶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叶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叶族人的心愿。

  鉴于叶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5

  尊敬的葛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氏始祖仲山公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修建祠堂一座,逢年过节,上香进礼,缅怀先人,激励后代,成为我族神圣的殿堂。

  只可惜现在年久失修,后墙已崩,如不及时修缮,我们的列祖列宗就无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上愧对先祖,下愧对子孙!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葛氏宗祠修建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经多次预算修建祠堂需要资金100万元以上,由于资金有限,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恳切希望葛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

  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宗祠之大业。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6

  各位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x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x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x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x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x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x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x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x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x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x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x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x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x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 篇17

  一、事由

  我大授公宗祠于一九零二年吉日由老前辈经过千辛万苦、费尽了多年心血为后代建立了我们的老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经过了数年数月的风霜雪雨洗礼,至今变成了过时的宗祠。

  二、具体事项

  二零一二年,经过父老乡亲和叔侄兄弟召开会议,决定重建新宗祠。大家决心已定,会议特作出以下事项:

  1、新建宗祠范围总面积:大约320平米;

  2、资金来源问题:按现有人口每人缴纳现金1500元;

  3、人口变动问题:凭结婚证或行成事实婚姻者按现有人口-交现金;

  4、凡属增加人口,新宗祠成功做酒日起(晚上12时前)按每人1500元计算(新宗祠未成功时,如有百岁老人临终者可以退回本人现金,也可以转捐款);

  5、新宗祠成功,未办理成功酒席期间,红、白两喜不能进入新宗祠;

  6、为了新宗祠扩建需要,占用老宗祠两边的老地基,

  按照每平米18元计算;

  7、新宗祠建设如有不缴钱者,经后不论红喜、白喜,不准占用宗祠摆酒宴席;

  8、如有新宗祠成功以后,要求加入新宗祠者,需要大授公后裔商量决定。

  以上倡议希各位父老乡亲、叔侄兄弟参照执行,谢谢合作!!

李氏宗祠理事会

二零xx年六月一日

【祠堂建设中途号召捐款倡议书】相关文章:

村文化建设捐款倡议书(9篇)05-05

【精品】号召勤俭节约倡议书14篇05-06

捐款的号召倡议书(精选30篇)05-07

号召别人捐款的倡议书(8篇)05-07

捐款主题号召倡议书格式(6篇)05-06

号召捐款的倡议书(精选30篇)05-07

公路建设捐款倡议书(精选23篇)05-08

号召无偿献血的倡议书(精选26篇)05-07

【精品】号召村民捐款修路的倡议书14篇05-08

乡村公路建设捐款倡议书(9篇)05-08

美丽乡村建设捐款倡议书(精选25篇)05-08

美好乡村建设捐款倡议书(9篇)05-09